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信息已明确了,那就是: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不仅存在着“追踪定位”功能,还能“远程关闭”,这意味着:在美方认为的必要时刻,能随时搞我们。
还记得以色列利用传呼机对黎巴嫩真主党搞大面积的恐怖袭击事件吗,还记得伊朗多名高官因为使用手机而惨遭“狙杀”的事件吗?在人造的科技“漏洞”与霸权深度绑定的时代,国家安全至为重要。
约谈的另外一个意思是:中国已经知道这个漏洞了,要求英伟达把资料交出来。同时,这也是在提醒我国的重要单位、重要企业在和英伟达等美国企业交易时必须得“慎重、慎重”——有后门,你们也敢买?
存在严重安全漏洞,业界必须得“震动”
据可靠消息显示,英伟达芯片内置的\"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已趋成熟,这一发现犹如一记警钟,再次敲响了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可喜的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迅速反应。
在第一时间依法约谈英伟达公司,要求其就H20算力芯片的安全隐患作出说明并提交证明材料。这一事件绝非偶然,而是当前中美科技博弈白热化的必然产物,揭示了我国在半导体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
回溯近年来的发展轨迹,美国对华科技围堵已成常态,从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到高端光刻机禁运,从限制先进算力芯片出口到如今的\"芯片后门\"事件,美国的技术封锁及其阴暗手段不断升级。
这种步步紧逼的态势充分说明,在关乎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科技领域,美国绝不会轻易松手,而是不择手段。更令人警惕的是,此次曝光的芯片远程控制功能,暴露出美国正试图将技术武器化的危险倾向。
这种\"数字枷锁\"一旦被恶意利用,轻则导致关键设备突然停摆,重则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南生注意到这种技术霸权行径其实早有端倪——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就清晰展示了美国如何利用科技优势实施全球监控。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和算力芯片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美国显然希望借助技术后门维持其全球数据主导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的重要基础设施、科研机构或龙头企业继续依赖进口芯片,无异于将自己的命脉交予他人掌控。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加快半导体产业自主化进程已成为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抉择。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在芯片领域已取得显著突破——华为昇腾AI芯片的横空出世,寒武纪等企业在算力芯片领域的持续创新。
都展现出中国科技企业的强大韧性,但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在高端制程和先进算力芯片方面,我们仍面临光刻机等关键设备的\"卡脖子\"困境。
这就要求我们一边要自主,一边要谨慎购买
那些仍在观望、心存侥幸的单位和企业该醒醒了——当国家安全与商业利益发生冲突时,美国企业会站在哪一边?答案不言而喻。H20芯片的\"远程关闭\"功能就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看看历史教训吧:以色列利用传呼机引爆真主党成员,美国通过苹果手机定位伊朗高官,这些血淋淋的案例都在警示我们:技术后门就是定时炸弹。当然了,H20芯片后门的威胁没有这么大,但也不可轻视。
现在国家已经明确预警,若还有人执意采购存在安全隐患的进口芯片,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自主可控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与其把命运交给别人掌控,不如集中力量突破各项关键的\"卡脖子\"技术。
每一个采购决策都关乎国家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将芯片自主列为重点方向,大基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各地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要实现真正的技术突围,仅靠政策扶持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在核心技术攻关上持续发力,特别是在先进制程、EDA工具、半导体材料等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同时,国内企业应当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国产芯片,通过实际应用促进技术迭代,避免因短期性能差距而继续受制于人。
这场博弈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是决定未来国际格局的关键较量。美国势必会继续收紧技术出口管制,甚至可能拉拢盟友构建更严密的封锁网络。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一要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构建完整的芯片产业生态。
二要建立关键技术的备份体系,确保供应链安全;三要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四要完善网络安全审查机制,筑牢技术安全防线。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求不来的。从\"两弹一星\"到北斗导航,中国在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的案例不胜枚举。
今天,面对芯片这一现代工业的\"粮食\",我们同样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毅力。英伟达芯片安全事件虽然带来挑战,但更是一次难得的警示和机遇。只有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真正掌握发展主动权,在这场关乎国运的科技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日照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