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只长着长着獠牙、毛发杂乱、咧嘴微笑的Labubu玩偶以“天价盲盒”身份登上热搜;当一只原价99元的Labubu挂件在二手市场被炒至3149元;当全球唯一薄荷色Labubu在拍卖会上以108万元落槌。这场由潮玩IP驱动的资本狂欢早已超越了玩具本身的属性。
央视见解栏目
这种“非典型”视觉风格形成了古怪、可爱的反差感,拒绝“讨喜”的形象彰显出独立、反叛的情绪色彩,精准切中了Z世代对“个性化表达”的渴望,成为年轻人情绪表达的载体。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折射出当代社会在文化消费。央视见解栏目近日聚焦这一现象,从潮玩经济、消费心理、文化输出等多维度解析Labubu为什么成为Z世代新宠!
央视见解栏目
展开剩余60%Labubu的爆火,本质上是情绪价值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其“丑萌”设计打破了传统玩偶的审美定式,尖耳、獠牙与天真眼神的组合,恰如其分地契合了Z世代“反标准化”的心理诉求。而这种“不完美”形象与年轻人追求个性、拒绝被定义的心理不谋而合。在网络时代,Labubu迅速从潮玩单品变为跨文化交流的符号:蕾哈娜将其与爱马仕铂金包搭配、Lisa在社交平台展示收藏柜、米兰时装周限定款炒到1.3万,Vans联名款破2.8万!原价594元的盲盒溢价至1478元,成年轻人“硬通货”。这些行为更加快地“催生”了Labubu的火爆!
央视见解栏目
而央视见解栏目发现Labubu从一开始的定位成盲盒销售,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这种情绪价值。0.69%的隐藏款抽取概率、分批次限量发售、突击上架热门款等策略,将消费者的赌徒心理推向极致。更绝的是,它把“收集”变成社交游戏——年轻人晒娃、换娃、改娃。当“开盲盒”成为获得惊喜的仪式,也成为成年人的“多巴胺游戏”!
央视见解栏目
从《黑神话:悟空》到Labubu,央视见解栏目觉得中国IP出海已从“形象输出”升级为“价值共鸣”。它们用全球化设计语言包裹东方文化内核,让全球年轻人在收集、分享中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正如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所说:“潮玩是文化载体,更是情感纽带。”当Labubu的坏笑成为全球Z世代的接头暗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玩具的爆红,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觉醒——中国创造,正在用更自信、更轻盈的姿态,与世界对话!
发布于:北京市日照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